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银行减费让利还需“公开透明”

来源: 中国金融网  2023-10-23 10:15:24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       近日,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《关于调整银行部分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效的倡议书》。截至目前,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、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发布公告,表示将积极响应此倡议并落实相关措施。

      减费让利、惠企利民的做法值得肯定,但相关措施若要落地生效,还需依靠“公开透明”机制。哪些项目收费了?收了多少?哪些项目免费了?还能优惠多少?这些看似琐碎的“小事”是关乎金融消费者获得感的“大事”,要把它们讲清楚、说明白。

      长期以来,信息不对称问题横亘在金融消费者与商业银行之间,进而引发了一些争议与纠纷。以银行服务收费为例。近期发布的《关于调整银行部分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效的倡议书》明确提出,取消商业汇票工本费、降低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、减免个人存款账户对账单打印费、对安全认证工具工本费实施成本定价方式等。但若细究这些收费项目,恐怕鲜有金融消费者能说出个所以然,他们通常既不了解收费名目,也不清楚收费标准,银行收多少钱就交多少钱。

      信息不对称不仅降低了日常金融服务质量,也削弱了减费让利政策的落地效果。“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”的教训并不遥远。2014年2月,原中国银监会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》,明确将新增两个免费项目。但有消费者反映,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,多数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并未主动告知客户“目前可拥有一个免收管理费的账户”,出现了“你不问、我就不说”的情况。时至今日,此类问题仍有一定的普遍性。

      破解信息不对称要依靠“公开透明”机制,政策制定部门、商业银行、金融消费者需形成合力。其中,政策制定部门要善于创新,提升政策查询的便利度,让好政策被更多人查到、看懂。接下来,有关部门可在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中嵌入或优化“政策查询”模块,进一步细化政策分类、强化政策解读,让金融消费者“一点即查”“一看即懂”。

      商业银行要端正态度、主动作为,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的质量。目前,各家商业银行均已按照监管部门要求,通过线下网点、线上网站等渠道,对收费项目进行了公示,但这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尽职,接下来还要在内容上做到尽责。银行业务人员是消费者获取金融服务的第一道窗口,也是确保减费让利政策落地生效的关键。接下来,各家商业银行要加强基层管理,细化考核要求,确保业务人员不折不扣地把政策落实到位。

      金融消费者要变被动为主动,充分获取政策信息。根据政策,目前商业银行的服务价格分为三类,政府指导价、政府定价、市场调节价,前两者主要涵盖基础服务,后者的范围更广,涵盖支付结算、电子银行、银行卡、理财、担保及承诺等。金融消费者可在办理业务前,仔细阅读相关银行的收费公示内容,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,多问几个为什么,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郭子源)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